“目前水廠的設計值是每天處理7萬噸的污水,等到第二階段設備安裝完成后,污水處理規模就可以達到10萬噸每天了?!苯?,由成都市雙流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的“環境教育基地環保設施公眾參觀活動”走進了北控水務雙流公興(中電子)再生水廠,帶市民們參觀污水處理設施,了解污水處理流程。
這是成都市雙流生態環境局打造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全鏈條科普推廣模式的一個起點。
“我們正在推進形成以環境教育體驗學習場景打造為基礎,課程研發運用為切入點,環境宣講員培育及實踐指導為重心的工作方法,通過對過程的梳理最終形成在雙流區可復制推廣的工作方式?!背啥际须p流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公眾設施開放活動都需豐富其內涵,需要公眾有效的參與,而不只是單一地開展講解服務,應使其成為設施與公眾互動、環保企業與社會協同合作的載體。
夯實基礎 營造多樣環境教育場景
“我們目前以北控(中電子)再生水廠樓頂室內空間為主,結合廠區的功能和布局已經打造成由人工濕地、環境宣傳走廊、步道組成的空間,并形成相應的場景營造工作思路和方式?!鄙鲜鲐撠熑私榻B說,打造一個室內空間成為環境教育場景,是最合適的選擇。他們將其規劃出互動體驗區和環保學習區兩個主要部分,并在室外配置堆肥實驗室,污水和生活垃圾源頭處理問題都能一并得到回應。
具體來說,生活體驗區打造是將生活用水排水的場景中最常見到的廚房和衛生間搬到了室內空間,配置廚房、衛生間等生活化的互動裝置,賦予它互動和教育的功能,圍繞源頭節水護水、生活垃圾分類配置相應的環境教育工具教具,幫助參訪者在活動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其所要傳遞的環保理念和方法。除此之外生活互動區模擬產生的污水排放路徑還能與樓下的污水處理系統進行對接,將底層、一層、二層的空間進行融合,使得廠區內的環境宣傳系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而室內環保學習區打造是將這里以成都淡水河剖面和成都河流地圖為背景,結合背景對自然中的“水”環境進行講解和演示,并放置可收納的桌椅板凳、教具等,宣講員可以借助視頻、卡片、手寫要點等方式宣講環保知識,還能靈活規劃空間開展團建游戲和學習。
同時配置科技體驗區,將VR設備、觸摸屏放入體驗程序,設置護水體驗內容,讓人在模擬空間內參與源頭護水行動,配置的觸摸屏將設置家庭節水護水知識技能、垃圾分類的知識技能,通過闖關答題的方式讓公眾反觀自己是否在生活中采取了環境友好的方式。
還打造堆肥實驗室,在房屋周圍營造環境教育基地的廢棄物內循環系統,配置好氧堆肥箱、蚯蚓塔、環保酵素桶、微型花園。一方面可以將到訪公眾產生的有機垃圾進行收集和就地處理,另一方面能處理基地產生的部分綠化垃圾。產生的堆肥產物用于綠化種植,讓到訪公眾能學到廚余垃圾家庭減量的方式,方便回家運用。
“除了這些,我們還結合了室外空間已經配置好的人工濕地、環保走廊、步道等戶外環保體驗區,在課程課件設計中對其進行充分利用?!边@位負責人坦言,結合生活節水護水知識、成都水文化開展濕地自然體驗活動,讓室外的人工濕地及其他設施配件融入到后續宣講員員培訓、公眾體驗活動中,讓廠區二樓樓頂環境教育基地的各空間得到有效利用。
有機結合 研發通俗環境教育課件
作為硬件設施和公眾環境教育之間的連接點,成都市雙流區結合污水處理廠、環保垃圾發電廠、大氣監測點等環保公眾設施對應的環境要點,將組織開發公眾環境教育課件,力求課件與環境公眾設施相互呼應,將理論與實物體驗相結合。
筆者了解到,這一課件設計圍繞為公眾開展環保設施宣講的主要目的,以通識知識為基礎,結合具體宣講點位加入設施設備及周邊環境的專業知識點,并讓宣講員講述可供導覽的科學和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設計與人聯系和行動促進的部分,課件會指引宣講員通過導覽、體驗活動等互動游戲,讓到訪公眾有邏輯地對現場進行全流程了解。此課件及其設計思路還能為成都未來開展類似活動,提供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版本,供宣講員操作實踐。
盤活資源 培育專業環境宣講人才
“現在雖然有一部分環保設施有宣教場景的營造,也配置了參觀體驗設備,但是缺少常態化的講解、互動活動帶領內容,導致場景使用率底,且邀請專業人員講解或設置講解崗位又有巨大的運營成本?!鄙鲜鲐撠熑嗽诮邮懿稍L時表示。
成都市雙流區針對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活動缺乏內容和人才的困境,結合雙流公興(中電子)再生水廠、雙流九江環保垃圾發電廠、雙流大氣污染監測點三個點位,開展雙流區“綠話筒”環保志愿宣講員篩選培育行動,主要分為集中培訓和項目陪伴兩個部分,協助其掌握面向公眾開展科普講解的知識、互動活動帶領技能,通過參與式工作坊、實地演練、項目期間內陪伴等方式,提升宣講員專業技能。
據了解,宣講員篩選培育行動將培育20名“綠話筒”環境宣講員,同時研發設計科學合理、易于使用的宣講員工具包,使其掌握能支撐開展三個點位宣講互動工作的知識和講解技能。
發揮效能 鋪開環保設施參訪引領活動
“綠話筒”宣講員完成課程學習后將通過公眾參訪活動進行實戰演練。據悉,參訪活動由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大氣污染防治三個主題構成,分別對應雙流區三個環保設施。雙流區將組織招募參訪公眾分批次前往三個設施進行參觀,屆時“綠話筒”宣講員實戰行動將提前做好時間表,分批進行公眾宣講,全流程實踐課程內容。
“開展落地活動是環境教育場景、環境教育課件、講解人員配置持續發揮效能的表現和最終目的?!边@位負責人說,他們將通過6次對外引領活動的開展,建立宣講員和環保設施之間的連接。由此,成都市雙流生態環境局從場景營造、課程研發、人才培育、引領活動實踐四個層面將物、事、人設計和串聯起來,完成了對成都市雙流區污水處理、廢棄物處理、大氣檢測三個環保設施內涵的豐富和教育宣傳工作可持續運營方式的探索實踐。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李妮斯、劉彥
中國中部潔凈室維護系統研討會暨豫凈協豫南辦事處成立大會在南陽召開